白特隨筆棧

找一個安靜且舒適的地方,分享一些生活經歷跟閱讀心得。

【閱讀】《宮本武藏》——吉川英治著

 f:id:xzs1214:20171116102956j:plain

『這版本的系列共有七本,礙於版面僅以第一本代表。』 

   與這部書的相遇,是某次在母校的圖書館自習時讀書讀得倦了,找本在架上看起來有趣的書隨便地拿起來讀。宮本武藏,日本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大劍豪,經過各種動漫和電玩的洗禮,早已久聞大名。

  「就把這個當作日本版的三國演義來看吧。」沒錯,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日本歷史小說。雖說後來看的幾本也非常精采(像是海音寺潮五郎的《上杉謙信》),但作為開端的第一部,就是享有著它的特殊地位。

  那麼,宮本武藏是誰?在維基百科上能查到很多關於他的身評資料,但我更想關注在吉川英治筆下的他。

  故事的開始,他躺在關原之戰的死屍堆中登場。作為一介主角,這樣裝死求生合理嗎?在當時的情況下看來是極其合理的。當時的他還沒有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只是一昧地濫用著天生神力,四處找人打架,年少的他就像是一把磨得銳利的小刀,恨不得劃破一切來彰顯自己。雖然常替弱者打抱不平,但他下手之殘暴,仍使多數村人對他感到畏懼。我認為,光就這樣的前提,就足以顯現他即使遭受村人白眼仍要為正義奮鬥的氣魄,同時,也展現了他天生具有的那份對自己實力的傲慢。在故事中有個與他相對的角色,他的好友——本位田又八。與起初狂放、隨後收斂一心專注於劍術的武藏不同,又八他既好女色,又不勤於練劍,整天做著想投靠諸侯從此衣食無缺的大夢。除了他的好友之外,還有兩個我認為同等重要的角色——澤庵法師和阿通。先說說澤庵,他是一位正直、頗具有名望的法師,在本書中幾乎所有地方的人都聽過他的名號。他同時富有智慧與對萬物一齊的愛心,面對被村人詛咒為惡魔的武藏,他並沒有放棄與他溝通,他沒有放棄在這個年輕人生身上的潛能。最重要的是,他的存在等同於是讓武藏重生的老師。而阿通,她是一位堅強的女性,在一個封閉的時代,它象徵著自由戀愛、排除萬難,為了追求武藏她幾乎走過了武藏四處修行時所有的路。有時候我會思考,到底讓一個和自己相愛的女人為了自己走那麼多路是合乎道德的嗎?但如果武藏在阿通向他第一次示愛時就接受,兩人找尋一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村子躲起來共度餘生,或許今天我們也就根本不認識宮本武藏這個人了,而他的劍術,或許會變成犁田的梨術吧。

  在這部書中,最令我著迷的部分是宮本武藏第三次接受吉岡流的挑戰。在前兩次武藏已經砍了吉岡流的兩位繼承人,吉岡流的門人們自然是群起激憤,各個嚷嚷著要劈了武藏。但若直接將武藏團團包圍亂刀砍死,即使最後成功地復了仇,吉岡流的名子也將作為陰險小人而再也抬不起頭。因此,聰明的參謀們決定拱上年少的少主,剩下的唯一一個可繼承吉岡流的血脈來向宮本武藏發出挑戰。他們在人來人往的橋的一側立出與前兩次相同的告示牌,將武藏約至隔壁的山進行決鬥,而武藏當然知道這次赴會絕對不是光明正大的一對一決鬥,但他仍打算赴會。追求挑戰,追求逼近死亡的感覺,這是他一路以來不斷進步的秘訣。但,真正強大的人畢竟是愛惜生命的人,他又怎麼能夠在尚未遇到強者之前輕易丟了性命?於是,他陷入了思考,並且有了靈感。稍微了解過宮本武藏這個人便知道,他的打法絕對不算是光明磊落,光從最著名的巖流島一戰他以比佐佐木小次郎的愛刀更長的船槳木刀來決鬥(佐佐木的慣用刀已經是較長的長刀了),就可以看出他雖然專注於劍術,但並不是死板地講究既有的觀念。於是他遲到了,有計畫地遲了好幾個時辰,明明答應赴會卻遲到了,讓四處埋伏的吉岡門人異常煩躁。「那傢伙怎麼還沒出現?」守在山道兩旁的門人們感到非常不耐煩,更有人開始嘲笑武藏根本不敢赴會。但,當天色漸漸轉暗,皎白的月亮高掛,門人們戒備了好幾個時辰也感到有點疲憊了,這時,突然有人被殺了。「是武藏!他在樹林間!在樹上!」武藏竟然就這樣是先躲在山林之中,在樹木的掩護之下將對手一個一個擊殺。霎時間,連我都一時分不清楚武藏到底是武士還是忍者,總之這就是武藏——目的很簡單,就是勝利。其實在那場根本不公平的對決之中,武藏若是真的光明正大地赴會,鐵定是死得難看。對手吉岡流偷安排了火槍手在四周埋伏,而現場都是他們的人,只要在這座山中解決了武藏,將他的首級帶回城鎮中,沒有人會多懷疑什麼,唯一的解答就是武藏輸了比試。而武藏,自由而放蕩的兵法家,在那樣的環境下選擇了最適合的戰法,一步一步地接近了年少的吉岡流少主。面對弱小而無力反抗的少主,他冷血地一刀砍下,結束了這場「決鬥」。

  在後來的旅途中,武藏數次想起那位被他砍殺的少年,他也只不過是被紅了眼的大人們拱出來而已。不過,殺他是必要的嗎?在戰場上,砍了對方的武將等同於宣告了我軍的勝利。即便如此,面對一個被命運捉弄的可憐少年時,痛下殺手仍是必要的嗎?武藏陷入了第二次的思考,同時使他的心靈躍升到了另一個境界。我認為,在很多場合之下其實殺與不殺是很矛盾的,而武藏本人在後期也是很矛盾地在殺人。他面對前來挑戰或上前領教的對手時常失手殺了對方,或是為了對方的尊嚴殺了對方,但自己獨處時卻又總是若有所思地刻著觀音像。他總認為自己是為了當年砍殺的吉岡流少年所刻,但我認為其實他是在為了自己過去所造下的罪業贖罪。

  第一次在學校指定的作業以外認真寫閱讀心得,實際上是挺有難度的,要抓在一個既劇透又不劇透的危險平衡中來介紹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我的實力顯然還有待加強。總之,這部書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書,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十分享受,裡面有很多的武士、修行人、僧人等等互相影響,而同時又有架構完整的感情線,吉川英治的在劇情運用上的寫作技巧十分高超,我很慶幸自己能有時間看完這部書,感激不盡。

 

——我能不能也活得那麼瀟灑呢?

『一位來自臺灣的大學生寫手,有著一個作家夢。』